🔔 文中内容,多数摘录自南怀瑾先生的《易经杂说》。
书不尽言,言不尽意。自觉圣智,完成人格。 – 南怀瑾
洁净精微
“洁净精微,易教也。”
“洁净”包括了宗教的、哲学的含义,也就是说学了《易经》,他的心理、思想、情绪无论在任何情况下,都会非常宁静,澄洁。“精微”两字则是科学的,是无比的细密精确,所以学《易》的人,要头脑非常冷静。
三易
何为三易?《连山易》、《归藏易》和《周易》。
《连山易》是神农时代的《易》,所画八卦的先后位置,和《周易》的八卦位置是不一样的。黄帝时代的《易》为《归藏易》。《连山易》以艮卦开始,《归藏易》以坤卦开始,到了《周易》则以乾卦开始,这是三易的不同之处。
《易经》的三原则
《易经》三大原则:变易、简易和不易。
变易
第一,所谓变易,是《易经》告诉我们,世界上的事,世界上的人,乃至宇宙万物,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。在时、空当中,没有一事、没有一物、没有一情况、没有一思想是不变的,不可能不变,一定要变的。时间不同,环境不同,情感亦不同,万事万物,随时随地,都在变中,非变不可,没有不变的事物。
印度佛学中的“无常”,是一种佛理,意思是世界上没有一种东西能永恒存在的,和《易经》中的变易有异曲同工之妙。中华文化中的《易经》,是讲原则,宇宙中的万事万物,没有不变的,非变不可,这是原则。印度人则是就现象而言,见现象有感,遂而名之为“无常”。
简易
第二简易,也是最高的原则,宇宙间无论如何奥秘的事物,当我们的智慧够了,了解它以后,就变得很平常,很平凡而且非常简单。这就是把复杂的道理,予以简化,所以叫作简易。那么,《易经》首先告诉我们宇宙间的事物无时不变,尽管变得法则及其复杂,宇宙万事万物再错综复杂得现象,在我们懂了原理、原则以后,就非常简单了。
不易
第三不易,万事万物随时随地都在变得,可是却有一项永远不变的东西存在,就是能变出来万象的那个东西却是不变的,那是永恒存在的。它能变万有、万物、万事,永远不变。
理、象、数
《易经》的三个法则(内涵):理、象、数。
理是属于哲学的,宇宙间万事万物既都有它的理,也必有它的象;反过来说,宇宙间任何一个现象,也一定有它的理,同时每个现象,又一定有它的数。万事万物都有它的理、它的象和它的数。《易经》的每一卦、每一爻、每一点,都包含有理、象、数三种涵义在内。人处在世界上,与这个世界的关系,不停地在变,只要发生了变,便包含了它的理、象、数。人的智慧如果懂了事物的理、象、数,就会知道这事物的变,每个现象,到了一定的数,一定会变,为什么会变,有它的道理,完全明白了这些,就万事通达了。理、象、数通了,就能知变、通、达,万事前知了。
卦与八卦
什么叫作卦?卦就是挂起来的现象,八卦就是告诉我们宇宙间有八个东西,这个东西的现象挂出来,就是八卦。
卦 | ||
---|---|---|
☰ | 乾 | 天 |
☷ | 坤 | 地 |
☲ | 离 | 日、火 |
☵ | 坎 | 月、水 |
☳ | 震 | 雷 |
☴ | 巽 | 风 |
☶ | 艮 | 山 |
☱ | 兑 | 泽 |
乾为天,坤为地,☰ 、☷ 这两个符号代表了时间、空间、宇宙。天地以内,日月旋转,遂生雷风。雷风相薄,雷动为风,风卷成雷。山泽。
在宇宙间,除了这八个大现象以外,没有九个,已不能七个,只有八个卦,而且都是对立的。
先天八卦
天地定位。山泽通气。雷风相薄。水火不相射。八卦相错。 – 《说卦传》
什么叫 “先天” ?以哲学的观点说,宇宙万物没有形成以前,即是所谓的先天,有了宇宙万物,那就是 “后天” 了。无为先天,有为后天。先天、后天,只是一种代号的作用,以逻辑来说,这只是一种界说,用以划分出阶段范围而已。
字是写的,卦是画的,所以我们叫作画卦。卦的图案,每个卦都有三画,我们成为三卦画,卦中的画叫 “爻” 。爻者,交也。为什么“爻”就是交?这是说明卦在告诉我们,宇宙间万事万物,时时都在交流,不停地发生关系,引起变化,所以叫作“爻”。
大象无形,不能拘泥。
乾、坤、离、坎四个大卦,挂在那里大家都看得见的,就是天、地、日、月四个大象。
天上云动,以为 ☳ ,震为雷。天下云卷,以为 ☴ ,巽为风。雷电震动以后,阳变为阴,阴变成阳,就变成了巽,气流摩擦,又发生雷电,这两个不断地互相转化。这两个卦的位置相对,名为“对宫卦”。古人说“宫”,就是位置、方位。同样,艮 ☶ 的对宫卦兑 ☱ 。
其次要注意的,是先天八卦图的“数”,乃依据八卦排列的秩序产生的。“数”在《易经》里是很奇妙的,人们在遇到不如意的事之后,往往认为这些事的发生,是有定数的。
乾一 → 兑二 → 离三 → 震四,此为 顺 。巽五 → 坎六 → 艮七 → 八坤,必为 逆 。九在中央。
兑二 | 乾一 | 巽五 |
离三 | 九中 | 坎六 |
震四 | 坤八 | 艮七 |
乾三连,坤六断,震仰盂,艮覆碗,离中虚,坎中满,兑上缺,巽下断。
这八个大卦,是古人告诉我们,天地间就是这八大现象在变化,这些图案都是相对的。
后天八卦
假使学《易经》学到需要在某一方面应用,而且用得有功效,就要特别研究后天八卦了。“先天八卦”等于是表明宇宙形成的那个大现象,“后天八卦”是说明宇宙以内的变化和运用的法则。
一数坎兮二数坤,三震四巽数中分,五寄中宫六乾是,七兑八艮九离门。
巽四 | 离九 | 坤二 |
震三 | 五中 | 兑七 |
艮八 | 坎一 | 乾六 |
监本《易经》
《易经》为什么不容易看懂?因为对象、数方面没有基本的认识,所以必须把《易经》的象认识清楚。宋以后的《易经》注解,多数是走物理的路线,就是用儒家的学术思想来解释《易经》,明以后《易经》监本,是明朝以后那些儒家采用了朱熹的思想编的。故《易经》的理不必太偏重它,但并不是不重视。譬如乾卦,朱熹认为是那样,我们亦可以认为是这样,各有各的理,正理只有一条,歪理可有千条。而《易》的象与数,却是科学的,没有办法讲歪的,就非要学会它的规矩、法则,才能懂得《易经》。
六十四卦的来源
《易》的象、数,该如何开始学起?从中国学术史上看,唐宋以前,还没有分宫卦象次序,宋以后,才把这个次序列出来。这个次序的排列,是有一定道理的,是由每一卦变化出了八个卦,八个卦变成六十四卦。
先天卦,有三爻,名三爻卦,是伏羲画的卦,亦是中国有文字的开始。后来人类社会越发展,人事越复杂,三爻卦已经不够用,就变成了六爻卦。后天卦统统是六爻的图案,这六爻卦是很精细的,亦是很科学的。
为什么要用六爻?因为一直到现代的科学时代为止,宇宙间的事情、物理,没有超过六个阶段的。一切的变,只能变到第六个阶段,第七个变是另外一个局面开始。孔子在《系传》中说六爻的道理是:“六爻之动,三极之道也。”什么是“三极”?就是天地人三才。三才有阴阳相对,三二就得六,这是孔老夫子的心得报告,几千年来,没有脱离他的范围。
要注意,画八卦是从下面画起。那《易经》的卦为什么要这样画?第一个道理,天下的事情发生变动,都是从下面开始变,换言之是从基层变起;第二个道理,《易经》的卦,原来只是三爻,后来变成六爻,名称上就有了分别:下面三爻的卦为 内卦 ,上面三爻的卦为 外卦 ,内外两卦相连起来。自下面开始画卦,亦说明了宇宙事物的变。一切东西都是从内变开始,所以画卦是由下往上,由内而外。
物必自腐,然后虫生。
#+CAPTION: 分宫卦象次序
乾为天 | 天风姤 | 天山遁 | 天地否 | 风地观 | 山地剥 | 火地晋 | 火天大有 |
坎为水 | 水泽节 | 水雷屯 | 水火既济 | 泽火革 | 雷火丰 | 地火明夷 | 地水师 |
艮为山 | 山火贲 | 山天大畜 | 山泽损 | 火泽睽 | 天泽履 | 风泽中孚 | 风山渐 |
震为雷 | 雷地豫 | 雷水解 | 雷风恒 | 地风升 | 水风井 | 泽风大过 | 泽雷随 |
巽为风 | 风天小畜 | 风火家人 | 风雷益 | 天雷无妄 | 火雷噬嗑 | 山雷颐 | 山风蛊 |
离为火 | 火山旅 | 火风鼎 | 火水未济 | 山水蒙 | 风水涣 | 天水讼 | 天火同人 |
坤为地 | 地雷复 | 地泽临 | 地天泰 | 雷天大壮 | 泽天夬 | 水天需 | 水地比 |
兑为泽 | 泽水困 | 泽地萃 | 泽山咸 | 水山蹇 | 地山谦 | 雷山小过 | 雷泽归妹 |
乾坎艮震为阳四宫,巽离坤兑为阴四宫,每宫阴阳八卦。
乾宫的八个卦就是这样变得,简单地说,分宫卦象次序的变就是这样的:一、本体卦,二、初爻变,三、第二幺变,四、第三幺变,五、第四爻变,六、第五爻变,七、第四爻变回原爻(游魂),八、内卦变回本体卦(归魂)。
错综复杂
“错综复杂”的语源,来自《易经》。不三不四也是根据《易经》而来,因为《易经》中的第三爻、第四爻最重要,这两爻在卦的正中间,亦是中心的位置,如果一个人不成样子,就被形容为“不三不四”。又如“乱七八糟”,即是从游魂卦、归魂卦来的,中国人处处都在引用《易经》的话,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。
错综 – 相对与反对
卦的错综复杂是什么意思?现在先说综卦,以乾卦为例来说明。乾卦的第一爻变为姤卦,如果把这个卦倒转过来看,就成了夬卦,这就是姤卦的综卦。
综卦 是相对的,全部六十四卦,除了八个卦以外,没有不相对的,这综卦是象,而综卦的理,是告诉我们万事要客观,因为立场不同,观念就完全两样。另外有八个卦是绝对的,无论单方面看或相对地看,都是同一个样子,这八个卦就是 乾、坤、坎、离、大过、小过、颐、中孚 ,除此之外,其余五十六卦都是相对的,这表明宇宙间事物都是相对的,这就是综卦的道理。
错卦 是阴阳交错的意思,错卦的理是立场相同,目标一致,可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,所见也就不同了。
天风姤卦,它的第一爻是阴爻,其余五爻都是阳爻,那么在阴阳交错之后,就变成了地雷复卦,所以天风姤卦的对错卦就是地雷复卦。六十四卦,每卦都有对错的。因此学了《易经》以后,以《易经》的道理去看人生,一举一动,都有相对、正反、交错,有得意就有失意,有人赞成就有人反对,人事物理都一定是这样的,离不开这个宇宙的大原则。
综卦可以称之为反对的火相对的,错卦可称之为正对的。有人说《易经》动辄有黑格尔的辩证法的思想,他说的正、反、合,就是《易经》的原则,这是乱讲。他们说黑格尔的正、反、合是三段论法,我告诉他们《易经》是八段论法,比起来黑格尔就显得粗糙得很,又算得了什么。《易经》看东西是八面玲珑得。现在已经看了四面了,仍以天风姤卦来说,综卦是泽天夬,错卦是地雷复,而复卦亦有它的综卦,就是山地剥,这岂不是看了四面,所以《易经》的头脑,一件事初到手,处理起来,四面都要注意到,不但要注意四面,还要八面玲珑。
复杂的道理
《易经》还有一个道理 – 复杂,亦即等于 交互卦 的道理,我们都讲究互助,这个互象就是《易经》的图案,像同样的挂钩交相挂住,就是一个“互”字。什么是“交互”?就是六爻内部的变化,如第二爻上连到第四爻,下面挂到上面去为互,第五爻下连到第三爻,上面交至下面来为交,这就是交互的不同,每卦的纵深内在,发生了交互的变化,又产生了卦。换句话说,这是告诉我们看事情,不要看绝了,不要只看一面,一件事情正面看了,再看反面,反面看了,再把旁边看清楚,同时旁边亦要看反面,这样四面都注意到了,这还不算完备,因为内在还有变化,而内在的变化,又生出一个卦了。除了乾、坤两卦外,别的卦把重心拿出来交互,又变了一种现象。这现象的本身,又有综卦,又有错卦,这就是八面看东西,还要加上下一共十面。
交互卦
现在谈交互卦,以火雷噬嗑为例说明如下:火雷噬嗑的第二爻、第三爻、第四爻卦配上去,便成为 ☶ 代表山的艮卦,这就是噬嗑卦的互卦;又把噬嗑卦的第三爻、第四爻、第五爻配上去,便成为 ☵ 卦,这就是噬嗑卦的交卦。再把噬嗑卦的交卦 ☵ 和互卦 ☶ 重叠起来,便成为水山骞卦,于是我们知道,噬嗑卦的交互卦就是蹇卦。
至于复杂,复就和综卦一样,是重复的意思,杂是指彼此的相互关系,六十四卦可发展到无数的卦,每一卦牵一发而动全身,都有彼此相互的关系。
周易六十四卦的排列,并不是照八宫卦象的次序。它的排列次序,是周文王研究《易经》所整理出来的一个学术思想系统,后人编之成歌 – 《上下经卦名次序歌》。
乾坤屯蒙需讼师,比小畜兮履泰否,
同人大有谦豫随,蛊临观兮噬嗑贲,
剥复无妄大畜颐,大过坎离三十备。
咸恒遁兮及大壮,晋与明夷家人睽,
蹇解损益夬姤萃,升困井革鼎震继,
艮渐归妹丰旅巽,兑涣节兮中孚至,
小过既济兼未济,是为下经三十四。
六十四卦的方圆图
这个方圆图,圆图是管宇宙的时间,代表宇宙的运行法则,亦可以说代表太阳系统时间运行的法则或原理,圆图中的方图管空间,代表方位方向,这就是前人的秘诀了。
方图
#+CAPTION: 六十四卦方图数字图
8/8 | 7/8 | 6/8 | 5/8 | 4/8 | 3/8 | 2/8 | 1/8 | 坤 8 |
8/7 | 7/7 | 6/7 | 5/7 | 4/7 | 3/7 | 2/7 | 1/7 | 艮 7 |
8/6 | 7/6 | 6/6 | 5/6 | 4/6 | 3/6 | 2/6 | 1/6 | 坎 6 |
8/5 | 7/5 | 6/5 | 5/5 | 4/5 | 3/5 | 2/5 | 1/5 | 巽 5 |
8/4 | 7/4 | 6/4 | 5/4 | 4/4 | 3/4 | 2/4 | 1/4 | 震 4 |
8/3 | 7/3 | 6/3 | 5/3 | 4/3 | 3/3 | 2/3 | 1/3 | 离 3 |
8/2 | 7/2 | 6/2 | 5/2 | 4/2 | 3/2 | 2/2 | 1/2 | 兑 2 |
8/1 | 7/1 | 6/1 | 5/1 | 4/1 | 3/1 | 2/1 | 1/1 | 乾 1 |
坤 8 | 艮 7 | 坎 6 | 巽 5 | 震 4 | 离 3 | 兑 2 | 乾 1 | ←/↑ |
这六十四卦的方图,变化无穷。这个方图的数字,则是这样一纵一横,慢慢向上走的,构成了如此错综复杂的关系。可是亦是同时告诉我们,宇宙间的万事万物,看来是非常复杂,但懂了《易经》以后,从《易经》的观点,任何乱七八糟的事物,都有它的法则。在关键上轻轻一点,问题就解决了。
圆图
围绕在这个方图外的圆图,亦是六十四卦,圆图是代表时间,和代表空间的方图配起来,某一空间在某一时间会起作用。那么这个圆图的六十四卦,是用什么方法排列起来的呢?
圆图最上面左边第一个卦是乾卦,最下面右边第一个卦是坤卦,在这乾、坤之间有一条线,代表夜间天空中的银河,亦代表地球南极、北极的磁场,然后再来排列圆图。自下而上前四横,自右向左依次排列,直到坤;自上而下,后四横,自左向右依次排列,直到乾。
学《易》之前,先善上事。
附录+
太极 | 阴爻 | 阳爻 | 太阳 | 少阴 | 少阳 | 太阴 |
☯ | ⚋ | ⚊ | ⚌ | ⚍ | ⚎ | ⚏ |
> 太极、阴阳(两仪)、四象
乾 | 兑 | 离 | 震 | 巽 | 坎 | 艮 | 坤 |
☰ | ☱ | ☲ | ☳ | ☴ | ☵ | ☶ | ☷ |
> 八卦
䷀ | ䷁ | ䷂ | ䷃ | ䷄ | ䷅ | ䷆ | ䷇ |
乾为天 | 坤为地 | 水雷屯 | 山水蒙 | 水天需 | 天水讼 | 地水师 | 水地比 |
䷈ | ䷉ | ䷊ | ䷋ | ䷌ | ䷍ | ䷎ | ䷏ |
风天小畜 | 天泽履 | 地天泰 | 天地否 | 天火同人 | 火天大有 | 地山谦 | 雷地豫 |
䷐ | ䷑ | ䷒ | ䷓ | ䷔ | ䷕ | ䷖ | ䷗ |
泽雷随 | 山风蛊 | 地泽临 | 风地观 | 火雷噬嗑 | 山火贲 | 山地剥 | 地雷复 |
䷘ | ䷙ | ䷚ | ䷛ | ䷜ | ䷝ | ䷞ | ䷟ |
天雷无妄 | 山天大畜 | 山雷颐 | 泽风大过 | 坎为水 | 离为火 | 泽山咸 | 雷风恒 |
䷠ | ䷡ | ䷢ | ䷣ | ䷤ | ䷥ | ䷦ | ䷧ |
天山遁 | 雷天大壮 | 火地晋 | 地火明夷 | 风火家人 | 火泽睽 | 水山蹇 | 雷水解 |
䷨ | ䷩ | ䷪ | ䷫ | ䷬ | ䷭ | ䷮ | ䷯ |
山泽损 | 风雷益 | 泽天夬 | 天风姤 | 泽地萃 | 地风升 | 泽水困 | 水风井 |
䷰ | ䷱ | ䷲ | ䷳ | ䷴ | ䷵ | ䷶ | ䷷ |
泽火革 | 火风鼎 | 震为雷 | 艮为山 | 风山渐 | 雷泽归妹 | 雷火丰 | 火山旅 |
䷸ | ䷹ | ䷺ | ䷻ | ䷼ | ䷽ | ䷾ | ䷿ |
巽为风 | 兑为泽 | 风水涣 | 水泽节 | 风泽中孚 | 雷山小过 | 水火既济 | 火水未济 |
> 六十四卦